您的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农历知识 > 梅雨天是什么意思 梅雨天为什么叫梅雨天
梅雨天是什么意思 梅雨天为什么叫梅雨天
作者:农历小编 来源自:农历网 时间:2024-10-31

梅雨天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梅难道是梅子吗?答对了,这也是其中说法之一,梅子成熟的季节常常都是梅雨天气,梅雨天是什么意思?梅雨天是指的连续阴雨的天气情况,一般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的6-7月,是最常出现梅雨的季节,下面小编就为各位朋友们带来梅雨天为什么叫梅雨天的介绍,快来看看吧!带你了解更多农历知识

【梅雨天是什么意思】

梅雨天就是指每年6-7月份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一段连续阴雨的天气,这个时间正是江南地区梅子成熟的季节,所以就叫做梅雨天,也叫做梅雨季节、黄梅天气等。这段时间天气闷热,衣服容易霉烂,所以也叫做“霉雨”。

每年6-7月份,正是大气环流季风调整的适合,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江淮流域合体并持续交绥,形成了一个梅雨锋,就使得这片地区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并且高温,多暴雨。

梅雨天气时,几乎很少出现晴天,基本都是阴天或者下雨的天气,空气湿度比较大,同时温度也比较高,给人的感觉是非常闷热的。这种天气下衣服很难晒干,并且容易出现霉烂的情况。

形成条件:

1、在亚洲的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变。

2、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冷空气条件。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500hPa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至25度之间,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在这种环流条件下,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在梅雨锋上中尺度系统活跃。不仅维持了梅雨期连续性降水,而且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气。

正常梅雨: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梅雨期长约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小暑”前后起,主要降雨带就北移到黄(河)、淮(河)流域,进而移到山东和华北一带。长江流域由阴雨绵绵、高温高湿的天气开始转为晴朗炎热的盛夏。据统计,这种正常梅雨,大约占总数的一半左右。

【梅雨天为什么叫梅雨天】

居住在长江中下游的人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晴雨多变的春天一过,初夏随着而来,但不久,天空又会云层密布,阴雨连绵,有时还会夹带着一阵阵暴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梅雨”来临了。

梅雨是指每年5月中旬到6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原来它源于我国的一个气象名词。梅雨,在古代常称为黄梅雨。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在晋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黄梅雨”的记载;自唐宋以来,对梅雨更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描述。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首咏《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其中的“梅实迎时雨”,指梅子熟了以后,迎来的便是“夏至”节气后“三时”的“时雨”。现在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

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可见,“梅雨“或”霉雨“的称谓由来已久,它开始在我国流传,至少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

另一种说法是梅雨天气正好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

梅雨天气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

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民间谚语

“莳水漫径,胜如施(读如“阿”)饼”

禹先生解释说,莳天下雨,如果雨水大到把乡间的小路都淹掉了,那泥土会很肥沃,胜过用菜籽饼、豆饼当作肥料。“莳雨大都是雷阵雨,高空中雷电划过,雨水中含有有助农作物生长的磷肥、钾肥等。可见这个谚语还是有科学道理的'。”

“莳天种芝麻,梅天种豆子”

禹先生说,江都地区包括扬州的农民都熟练掌握这样的节令,莳天种上芝麻,等到梅天时,再把豆子撒在田里。所谓的按节令种田。

“小伏天一滴油,莳梅天拉回头”

夏季是最热的季节,其中小伏至大伏是最热的阶段。禹先生解释说,小伏天也就是小暑期间,如果下雨,不管下得大或者小,原本以为结束的梅雨天,又开始阴雨绵绵,重新来一次。“这个谚语跟你们在报上说的"小暑一声雷,倒转作黄梅"是一个意思。”

精彩推荐

大师亲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