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 > 春分 > 二十四节气春分简介 春分的文化内涵
二十四节气春分简介 春分的文化内涵
作者:农历小编 来源自:农历网 时间:2024-03-20

春分时节又三种物候现象,分别是玄鸟至,雷乃发声以及始电,来看看具体二十四节气春分简介吧,燕子归来,雷鸣闪电,这些在春分之后渐渐出现的物候特点以及现象,象征着春季的彻底到来,这个时节气候变得温和,那么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春分的文化内涵的解析,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小伙伴!

【二十四节气春分简介】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

春分是指二十四节气之一,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于公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节。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

春分时,从理论上说,全球昼夜等长(参见晨昏蒙影)。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春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结束,极夜开始,范围渐大。

春分一到,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

北半球的春分就是南半球的秋天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四个节气。“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春分通常特指太阳视黄经位于0°的时刻,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前后(公历约为3月19日~22日期间)。

在时间段上也指太阳位于黄经0°和15°之间的位置,即从春分日起至清明日前的时段,公历 则大约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间。

春分这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南北两极的春分

而在南北两极,春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每年公历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为春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即一天中白昼长于黑夜;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中白昼短于黑夜。故春分也称升分。

【春分的文化内涵】

春分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3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来划分四季的,而春分占据了春节的中间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平分了春天的节气。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因为这一天昼夜等长,我们可以看到白天和黑夜的时间是一样的。这个节气一到,意味着农作物开始生长了,耕田也准备蓄水灌溉。

春分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春分时节,我国民间有放风筝、吃春菜、立蛋等风俗。春分在部分国家里,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节气追根溯源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乃至几万年的漫长实践和智慧结晶。有些文章误传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最早源于唐、宋……故此推算只有一两千年……这些说法是不对的。

之所以产生这些谬解,除个别人妄自菲薄外,更多是因为局限在看到上述朝代的史料记载比较多而没有更深入的探究、挖掘而形成的。实际二十四节气比这要早几千年,甚至更遥远!

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自然存火、击石点火、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百兽命名、观北斗星、创十天干、十二地支、圭表纪历、壶斗计时、晷影漏刻……定北极、立方牙、观天象、行天梯……继而确立了河南商丘为天地之中,建立了中华第一都,确定了中华第一姓(风),制定了中华第一部历法……大约几万年前的祖先,就开始了对北斗、天象、气候的观测和实践了。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化生万物,后羿射日造福,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探究神话传说,还可能认知得更遥远。

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这些远古奇人……《易经》《山海经》《黄帝内经》……这些上古奇书,以及人类文史研究的新进展,历史遗址考古出土文物的新发现,将给我们研究二十四节气带来新天地,我们会不断挖掘出天文节气的新成果。

节气的基本概念

包括: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天文历法、地理、历史、气象、岁时、纪年、阳历、阴历、公历、农历、夏历、日历、月历、黄道、白道、北斗……

节气(节•气)、候应(候•应)……

年(岁)(平•闰)(岁•载)(寒暑•春秋)、季(时)(孟•仲•季)(早•中•晚)、月(朔•望)、旬(上•中•下)、日(朝•暮)(晨•晚)(昼•夜)(午•更)……

阳历大月31天,小月30天。阴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

历法的基本概念

历法是为了配合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根据天象而制订的计算时间方法。

我研究认为:历法是探索宇宙、太阳、月亮、星辰、天文、气象、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历法是推算年、季、月、日、时……运行周期所认知的相互关系。

历法是制订时光、时节、时令、时日、时间……推进顺序所遵循的运用法则。

历法在世界上主要有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历。我国的历法是阴阳历。

历法的出现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历法的发布在中国叫“历书”,古称“通书”或“宪书”“时宪书”。因为是皇帝颁发的,又称“皇历”。“黄”是皇家专属的颜色,且历书多为黄色,也称“黄历”。

中国是人类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发明历法最早的国家之一。

我国先民创制出各种历法。从春秋战国到秦朝制定的黄帝、颛顼、夏、殷、周、鲁等六种古历,是我国最早的历法。

夏历(农历)、回历、彝历、傣历、羌历和藏历等,是我国现阶段仍在广泛使用的民族历法。

精彩推荐

大师亲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