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是民间流传的短语,谚语言简意赅,很容易就能让人知道其中的意义,那么你们听说过立春节气的谚语吗?立春象征春天的开始,民间有不少关于立春的各种说法和习俗,每个地区都有些区别,立春作为季节转变的时节,你们了解过立春节气的由来吗?感兴趣的话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立春节气的谚语】
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在民间关于立春节气的农谚有很多,其中,关于立春当日天气是晴还是雨也有不同说法,换句话说,在古时候,人们可以通过立春当天的天气来预测春季后续的天气,或者当年春天是否有“倒春寒”等。
立春晴,一春晴;立春雨,一春雨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如果立春当天是晴天,那么当年春天以晴天为主,相反,如果立春当天是雨天,则当年春天降雨较多。因此,大家都希望立春当天是晴天,这样的话,当年春天晴天多,气温回暖快,不仅利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利于田间庄稼的生长。如果立春当天是雨天的话,当年春天很有可能出现“倒春寒”。
立春无雨是丰年,立春有雨歇半年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如果立春当天没有雨,则当年是丰收的年份,寓意风调雨顺,相反,如果立春当天有雨,后续恶劣天气较多,对农业影响较大,田间庄稼已无法管理,只能在家歇着,从侧面反映出,立春当天下雨的话,对于庄稼的生长是不利的。
举个例子,比如小麦,立春后,虽然温度在逐渐回暖,但是不少小麦种植区,晚上温度还处于零下,如果在此期间有降雨,晚上温度降低后,土壤上冻,小麦发生冻害的几率增加,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根系受损,大面积的情况下,可能会绝收,没办法,只能歇半年,等待下茬作物的播种。
立春天气晴,百物好收成
如果立春当天的天气是晴天,那么田间的农作物都会有一个好收成,这句话也是说立春当天是晴天,后续的天气较好,不会出现极端的恶劣天气,比如连续的阴雨天,或者倒春寒等,当田间的农作物正常返青后,后续经过正常的管理,高产还是有保障的。
类似的谚语还有“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晴,雨水匀”、“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等等。如果立春当天是雨天,一方面后续天气雨水较多,另外一方面,“倒春寒”会让你重温寒冷。
不过,相信大家也听过“春雨贵如油”,把春天的雨水比作油,可见其珍贵性。其实在立春当日能有一场雨,可缓解田间的冬旱,利于田间农作物的生长,是一件好事。
【立春节气的由来】
立春不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传统节日。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
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为冬季。
立春的传说故事
每当春节期间,农村中到处能听到“咚咚旰”、“咚咚旰”的春锣春鼓声,并还伴有节拍的唱词,原来是有人在打春。
传说,在明朝年间,有个知府,在上任的头一年的春天,气候非常寒冷,而且时间也冷得很长,虽说立春已有个把月了,花草树木都未看见发芽。知府心想这不是一个好兆头,他急于想见到树草花木发的芽。于是,他立即下令,要百姓去寻找发了芽的树枝送到知府里。如谁送得早,就有奖赏。
次日,便有一个姓吴的和一个姓周的两个人,找到了几枝发了芽的杨木,送到了知府的衙门。知府见了,心里自然大喜,认为是送来了吉祥。吴、周两人得到了知府的重赏。知府又要他们两人明年更早些来报春。
恰巧,第二年因冬季比较暖和,正月初一立春,周、吴两人手持发了芽的杨柳,各入还拿了一面小锣半边特制的鼓,一齐来到知府衙门报春。他们一边敲锣,一边唱起自己编的一些好听的吉利奉承话。知府格外高兴,又给了周、吴二人双倍的奖赏。这样一来,周、吴受赏的消息传到了其他老百姓那里。
来年,其他百姓也仿照着周、吴二人的样,成群结队地上衙门报春。
知府见到这样多的百姓都来了,他再也不拿出自己的银钱赏给百姓。知府便对大众说:“报春是件大喜事,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回大地早,是万民之福。你们可以拜吴、周二人为师,到各地村庄的乡亲们家里去报春。
本府从今后,在立春时节办个盛大的迎春大会,与民同乐。”自从那时候起,各地都形成了打春的风俗。